盛希平领着周青岚一进门,盛云芳和盛云菲两姐妹就出来了。

  二人上前,拽着周青岚的手就往屋里走。

  “青岚姐姐,我们今天去摘托盘儿了,摘了一饭盒,快来,特地给你留的呢。”

  周青岚前次回家的时候,隐约的跟父母提了一句处对象的事。

  周家夫妻没说赞成或是反对,只说是让周青岚慎重。

  不过周青岚自打那儿之后,倒是隔三差五的就来盛家吃顿饭啥的。

  顺道还能给盛家这几个孩子,指点一下功课。

  要知道,周青岚可是正儿八经高中毕业,而且人家父母学历都不低,一家子都是文化人。

  周青岚学习很好,给盛家这几个指点功课,一点儿问题没有。

  盛家俩女孩跟周青岚关系可好了,成天姐姐长姐姐短的叫着。

  有点儿啥好吃的,也要给周青岚留着,再不然就给周青岚送去。

  周青岚就这么被俩女孩拽进东屋,然后俩女孩献宝一样,把一盒托盘儿,送到了周青岚面前。

  托盘儿,是本地人的土话,学名应该叫覆盆子或者悬钩子。

  在长白山地区,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托盘儿。

  一种是果子向下长,粉红色上面带一层小绒毛,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很好看。

  果子味道酸甜中带着一股子香气,很好吃,但是数量少,不多见。

  另一种是果子向上长,艳红色晶莹透明,外表也没有那层绒毛。

  就跟书里说的一样,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。

  这种果子要甜的多,但是没有那种浓郁的果香。

  不管是哪一种果子,反正都挺好吃。

  在这个缺少零嘴儿的年月里,托盘儿绝对是孩子们最爱的一种小果子了。

  尤其是托盘儿成熟的季节,正好是暑假,不少孩子都跑山上去摘托盘儿。

  “芳儿,你们这是在哪儿摘的托盘儿?这么多?”

  盛希平跟在三人身后进了屋,看见炕桌上放的饭盒,伸手捏了两粒托盘儿放嘴里。

  嗯,酸酸甜甜的还挺好吃。

  “二哥、三哥领着我们,去二支线那边儿摘的。

  咱林场周围的都让人摘光了,我们就走的远了点儿。”

  盛云芳也捡了几粒儿放在嘴里,酸甜的味道,让小姑娘很是欢喜。

  这年月的孩子,放假了没太多作业。

  懂事儿的知道帮家里干活,不懂事儿的就漫山遍野撒欢儿。

  林场周围有不少伐过木头的伐区,这些地方已经没有大树了,林间其他灌木经过清林后重新长起来。

  这样的林子里,托盘儿最多。

  盛家没有地,就家里这点儿菜园子,早晨起来盛连成顺手就收拾了。

  挑水劈柴啥的,盛希平早起就都干了。

  洗衣服做饭这点儿活,张淑珍也不太用孩子们伸手。

  这下可倒好,家里几个孩子放假了,一个个闲的五脊六兽,那他们不出去嘚瑟,还等啥呢?

  盛希平一听这话,却是脸色一变。

  刚想发作,就见到周青岚瞅他。

  得,等会儿吧,咋地也不能当着周青岚的面儿,训那几个熊玩意儿。

  “妈,晚饭好了么?干一天活,饿了。”盛希平朝着外屋问了句。

  赶紧吃饭,吃完饭把周青岚送回去,回头再跟这几个熊玩意儿算账。

  “好了好了,这就往上端。”张淑珍在外屋应了声儿。

  “赶紧去洗手,咱们开饭了。”

  说话间,张淑珍就端着饭进来了。

  盛希平他们一看,赶紧去洗了手,把其他饭菜都端上来。

  这时候菜蔬比前阵子要好些,黄瓜、土豆、芹菜、早豆角之类的陆续长成,都能吃了。

  晚上张淑珍炖了一锅豆角土豆,那土豆都是前些天刚起出来的早土豆,挑个头小的先吃。

  新土豆不用削皮,只要用土篮子装上,到河边一个劲儿搓洗,外面的嫩皮儿就被搓掉了。

  土豆小,一切两开就正好,稍微大一点儿的,切成三四块儿,炖着正好。

  东北人做饭都用大锅,一般喜欢多弄些菜炖一锅,省心。

  要不然这家里八口人吃饭,个个儿都饭量不小,炒菜的话得几盘菜够?

  锅底炖上豆角和土豆,锅边贴上一圈饼子,正好一锅出来也就完事儿了。

  再拍几根自家菜园子里顶花带刺儿的黄瓜,来点儿大葱、生菜、大酱之类,也就凑付着吃了。

  晚上周青岚过来吃饭,张淑珍还特地又炒了盘鸡蛋大葱。

  “青岚啊,来家里吃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