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雪灾后续

  殷大掌柜几人听到知府大人的承诺,事已经办妥,赶紧起身告辞,顺便去主薄那里贡献爱心。

  范知府看着这些掌柜离开的背影,心里暗喜,这赵老头可是帮了自己大忙。

  幸好一开始有防范,哪怕这场雪超出预期,除了一开始的忙乱,后面的事情都能有序开展。

  这并州是全城百姓的并州,只有官府出力怎么可以呢,这城中的大户也该一同表达出力。

  除了一开始西街上的商铺要爱心时费了点劲外,这剩下的街道就顺多了。

  想到这个,范知府不由的佩服起赵学道,还别说这给商户发挂牌奖励的方式还真行,这赵老头读书还真精,这样并州赈灾的钱粮都不需要开仓了。

  府学这几天也因为下雪把课都停了,因为府学提前准备,让仆人几乎轮流清扫屋顶的积雪,避免了房屋倒塌。

  不过城内雪灾的情况,大家也都知道,上到先生,下到学子仆从,都在谈论。

  谈论的同时也纷纷庆幸,幸好提前做了准备,否则府学到时恐怕也难以避免,尤其那个五十有一的老仆,这两天不时有学子碰到老仆都会特意感谢他的提醒。

  这把那老仆弄的云里雾里的,怎么自己活到五十一岁,还有人特意来感谢。

  这几天虽然停课了,不过许恒他们却没有闲着,雪灾发生后,府学所有的学子都被官府征召,帮官府安排分派在灾民的安置和物资的分发。

  那时忙的许多人都是晕头转向,不过看到老百姓对自己表达感谢,这些学子也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为民解忧。

  这场大雪断断续续下了五天,也许是老天爷看人间的磨难承受的差不多了,在第五天总算雪停天晴,这场前所未有的雪灾总算宣告过去。

  雪虽停了,可百姓的苦难生活还没过去,现在还是寒冬腊月,这种天气也没法回家居住。

  这老李头一家就有点提心吊胆,矛盾极了,对于雪停即高兴又害怕,下雪时好歹官府提供基本生活,可这天晴了,官府还能管灾民到几时?就怕哪天官府说不让住了,那就遭了。

  不过老李头的青天大老爷范知府也有对策,雪停后的隔天,官府宣告对屋顶倒塌的百姓,官府提供一年分期的房屋修缮资金。

  也就是说,只要是并州城内的百姓,可以跟官府借贷,然后分成12个月内还清就行,利息也只要一分利,这可解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,纷纷直呼,青天在并州啊,尤其老李头那是抱头痛哭,心里那根弦总算可以松松了。

  “这位老人家,你看这是贷款契约,6两银子,分为12个月,这本金加上利钱,每个月要还550文,这个你清楚了吧,若没问题在这里签字画押,拿着这契约书去府衙内领银子就行。”

  许恒把这贷款的契约念给老李头听,老李头听后一直点头说清楚清楚,然后迫不及待的签字按手印。

  等老李头拿到契约后,还笑着问

  “这位小公子,你这么小就出来做事?”

  “哦,我是府学的学子,因为雪灾,官府特意征召我们来帮忙。”

  “哦,我说嘛,官府不至于强迫一个小孩子做事,小公子厉害啊,不过范大人也真英明,这立契约都要找秀才,这次雪灾的每一件事都是实实在在做到我等老百姓的心上,范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”

  范之航这个知府因为雪灾应对得当,在并州百姓心中的威望是与日俱增。

  许恒在旁边听着老李头对范知府的赞美,内心只能吐槽,这些可全是自己的主意啊,不过自己可不能说这个,这在有心人听来有可能是跟知府大人抢功。

  许恒在旁边一块点头附和,赞美范知府是青天大老爷。

  天晴了,这官府的征召应该能结束了,自己现在得想办法回家了,许恒这几天很担心家里,忧心家里有没有顺利度过这场雪灾。

  朝廷对百姓的救助,对于乡下百姓很难顾及到,唯一能让自己安心的就是,乡下属于自给自足,对干柴燃料获得容易一些,承受能力相比并州要大一些。

  不过等官府征召结束,还不等许恒起身回家,这冯家就派了人过来,替家里看看许恒的安危顺便报平安。

  别说这冯家确实会做人,这场雪的范围很大,常山县也遭受了雪灾,城内也有百姓受灾,好在常山县不大,县城还能承受。

  冯家自家安排妥当后,赶紧派人去了许家庄看望,这许恒家一切平安,就连家里的老母猪也平安的活着。

  刚开始雪大天冷,因为樊氏心疼猪,怕把猪冻坏了,索性把猪放到了许恒的屋里,许恒的屋子充当了几天猪圈,这才保住了老母猪的命。

  家里平安度过雪灾后,就担心起许恒在并州的安危。

  冯家就到处托关系想办法,最后派了家里的下人冯井跟随县衙的队伍,来并州看望许恒。

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