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一通电话,从此沈家走向了新支线

  沈秋返校已经半个月了,短短的两周时间,经历了太多事情。

  她就没有腾出时间来给父母打电话,现在正好借着学地理学得有些头痛的机会,打个电话关心一下进度。

  插上ic卡,沈秋拨通了沈妈妈的电话。

  “喂…”

  “老妈,是我呀,半个月没联系你们,团结楼店铺考察的怎么样了呀?”

  ……

  半个小时之后,沈秋挂下了电话,揉了揉有些发烫的耳朵,向教学楼走去。

  沈妈妈在电话里告诉她,他们在她返校的隔天就去了团结楼。

  不光看了沈秋记录的那几家,还顺带将整个五层都逛了一圈。

  一番考察下来,沈妈妈要搬去z市的想法已经不那么坚定了。

  以前他们只是去那里进货,每次都是来去匆匆。

  看到楼内的顾客很多,也只是觉得一共5层楼,有这个流量正常。

  这回沈国富和张柔两人特意把守在一楼和二楼,顿时被那巨大的客流量惊呆了。

  要知道,他们考察的那天可是周一啊,而且更重要的是,这些人大多都是来进货的小商贩。

  由此推测,周六日怕是会有更多零买的散户。

  这可比他们在林县的小书店能带来的客户多出n倍还不止。

  而且团结楼本身带来的信誉,让他们这些小商贩选到货品后,都不带讲价的,大都直接下单。

  沈妈妈心动了,相比去同样不熟悉的z市,t市团结楼这边反倒更稳妥一点。

  哪怕在这里单纯零售,都要更挣钱。

  沈爸爸现在去z市那边的想法也不那么强烈了,主要是他那个朋友一直跟他说没找到合适的门市,一直在让他们先过去再说。

  强大的谨慎本能冲淡了沈国富实现梦想的冲动,他觉得老婆孩子都想留在t市,那不如就还是再等等。

  左右他已经有好几年没干木匠了,重新入行,怕是要从零开始,而他们家现在的经济状况可是经不起折腾的。

  张柔在跟沈国富确认过想法之后,就开始认真思考沈家在团结楼要做什么买卖了。

  是重新在这开个零售小店,还是听沈秋的,专门开书店搞批发。

  沈秋听后,先问了沈妈妈一个问题,“老妈,您现在能告诉我了吧,咱家到底有多少积蓄。”

  以张柔女士惯常留一手的作风,沈秋不相信他们家现在只有明面上的十五万。

  “灵活资金有十五万,还有这几年存的死期,加起来有八九万吧。”

  足够了!沈秋没想到家里还有这么多的备用金,“那你们是决定租那间六十平的,还是直接买那个五十平的店铺?”

  “这就是纠结的地方,要是还干老本行,那现有的货品就可以拿到团结楼来卖,剩下的钱买下铺子也够了。”

  “可要是做你说的那个,买完铺子,可就没钱铺货了,估计至少要借个五万才够,你爸爸又最怕欠钱,所以还要再考虑考虑。”

  沈秋知道,沈妈妈说的考虑考虑,其实就是更偏向于做老本行了,不过她也听出了别的信息。

  “你们决定要买了?”

  沈妈妈这回倒是很肯定,“价格这么合适,肯定是买比租强,也算是一种投资了。”

  沈秋又问,“房价还能往下讲吗?”

  “最多降五千。”本身这个房价在现在的市场就算很便宜了。

  “咱家林县的房子啥时候到期?”

  “二月20号。”

  “如果咱家来t市开书店,林县那边的存货您打算怎么处理?”

  “我想转给你大姨,本来是要去z市,就想着两三万转给她,也没啥赔不赔的了。”

  沈秋点头,这都是和前世一样,其实沈家要是正常出兑的话,至少要五万才行。

  不过亲戚之间就是这样,再加上大姨家以前也没少帮沈妈妈,沈秋确认沈家还能有三万的零活资金就够了。

  “你们不光是担心进货款不够,还不知道该从哪里找货源吧?”沈秋在知道全部信息后,就开始发问了。

  “你知道?”沈妈妈听出了沈秋话里的淡定。

  “当然,咱们附近的两个大城市,y市和c市都有集中的图书批发市场,t市的很多大书店都是从那里进货的。”

  沈秋没有绕弯子,直接把她前世知道的信息跟沈妈妈讲了出来。

  “你怎么知道的这些?”沈妈妈奇了,这孩子最近知道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点,初中有时间学这个?

  “我上网吧去查的,一搜就搜到了。”沈秋自然找好了理由。

  沈妈妈倒没工夫追究沈秋偷跑去网吧的事,她想去沈秋说的那两个地方打听打听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