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0章气炸的淮西勋爵,狗急跳墙?

  奔丧的风气,在官员中都心照不宣。

  但凡家里一有丧事,必定会通知在朝为官的人回来奔丧。

  事实上,很多已经不是为了奔丧,而是为了让乡里乡亲知道,自己家族中有人是当官的,都是奔着面子去的。

  如果朱元璋同意宋隐的建议,那么这种替家族充面子的情况,就再也不会出现了。

  朱元璋听了宋隐的建议后,当即陷入沉思中。

  如果官员时间和心思都用在奔丧上,还如何做好本职工作,受损失的终究是朝廷。

  朱元璋消化完宋隐的建议后,心里已经认同这样的说法了。

  “好,就按宋隐建议的那样,礼部修改一下奔丧制度。”

  “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,如果没有约束力,那就连揭竿起义的杂牌起义军都不如。”

  朱元璋发话,无人敢不从。

  朝臣都是人精,知道越是这种时候,就越要顺着朱元璋的意思来,绝对不能反对。

  况且,得知以后都没有机会再多拿奔丧福利后,朝臣对于修改奔丧制度丝毫没有兴趣。

  反正也没有空子可钻了。

  “皇上英明!”

  朱元璋话落,文武百官异口同声地称颂起来。

  “无事退朝。”

  朱元璋也不管文武百官是不是还有事,他也没有心情再继续听他们汇报,开口说退朝后立刻起身离开。

  终于退朝了,朝臣离开金銮殿时都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。

  再不退朝,或许有官员即使没有吓尿也会瘫软在地上。

  今日朝会,压力简直如同泰山压顶般沉重。

  虽然退朝,但是后续影响力仍然极大。

  锦衣卫行动迅速,不出一日,涉案人员就抓了一大批。

  朱元璋从严处罚,核实属实后立刻斩首。

  一时间,京城的天空中都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。

  原本这件事情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还不至于牵连这么广。

  只是他们运气不好,此事有淮西勋爵涉案,朱元璋这才用上了狠辣手段。

  淮西勋爵仗着自己是开国功臣,啥事不做,却像是一只只钻进大明里的特大硕鼠,贪婪地蚕食大明朝。

  朱元璋早就想敲打淮西勋爵了,这次正好是一个大好机会,朱元璋自然不会再忍。

  但是即使杀了一些淮西勋爵,也都是些小货色,还动摇不了淮西一派根本,顶多就是杀鸡儆猴而已。

  这点让朱元璋颇感遗憾。

  而且淮西一派,无论官职大小,他们很团结,凝聚力也非常强。

  这也是淮西一派盘踞朝堂多年,就连朱元璋轻易都动不了他们的原因。

  无论哪个淮西官员出事,所有淮西官员都会一致对外。

  谁敢对他们不敬,轻则身败名裂,重则人头落地。

  只是可惜,随着胡惟庸出事后,淮西一派嚣张的资本锐减。

  偏偏李善长和蓝玉还接连捅出大娄子,搞得他们现在不得不夹着尾巴小心行事。

  虽说这次朱元璋没有趁机对淮西一派动手,但是杀的那些勋爵,仍然让淮西一派发生不小震动。

  离开皇宫后,淮西勋爵不约而同直奔韩国公府。

  李善长府中的议事厅,坐满了淮西勋爵。

  他们脸上布满不甘的怒容。

  朝堂上他们连惊带吓地,可是一股怨气却又无从发泄。

  现在他们引以为傲的兵权也被朝廷收回了七七八八,再也无法成为他们嚣张的本钱。

  朝廷五个军区,现今只有镇西军由蓝玉统领,还有一个镇东军也在淮西勋爵手中,其他三个军区已经跟他们淮西一派没有任何关系。

  所以现在的淮西一派,无论是权力还是兵权,都没有之前那般强势。

  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根本就不重。

  现在他们齐聚在李善长府中,这里都是自己人,因而一个个都再也忍不住地破口大骂。

  “踏马的,这次这么好的机会,仍然让宋隐那王八蛋逃过一劫。”

  “尼玛的,还以为这次至少能让实干派大伤元气,想不到宋隐愣是扭转局面,还白白牺牲了咱们好几个兄弟。”

  “哼,这个宋隐再搞事情,真不怕把我们逼急了搞死他吗?”

  一众勋爵越说越火大,面容扭曲难看,眸光中更是透出一股狠厉之色。

  对于他们来说,唯有强大的权力才能让他们高枕无忧,以及保住他们的利益。

  所以,宋隐这个眼中钉必须消失。

  可是,他们针对宋隐的计划,全都落空。

  就连对付一个小小四品官职的实干派官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