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2章 镜中妖—谢文远

  沈瑜说,“沈玫刚及笄那会儿,我爹娘就相中了一户人家。

  那户人家当家的老爷是礼部主事,正六品官员。

  他家有个嫡子,名叫谢文远。据说学问很好,十岁出头就中了秀才。

  我娘也是听孟家的姨父和姨母说的,说那谢文远是个正直优秀的孩子,学问又好,年数上也只比沈玫大一岁,二人很相当。

  别看谢家如今只是正六品的门户,但谢文远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估量。

  姨母劝我母亲考虑一下沈玫的婚事,如果母亲点头,她就去谢家探探口风。

  那时候表姐还是太子妃,所以即使我们沈家没有半点功名在身,对于一个正六品的谢家来说,我们也不算高攀。

  我母亲当时也被说动了,就让姨母去谢家问问看。

  结果一问之后谢家立即就点了头,说听说过沈家大女儿才情是上品,谢文远还有幸见到过沈玫写下的一首小诗,故而对沈玫十分有好感。

  姨母很高兴,觉得这门亲事也算是一拍即合了。

  姨父与谢家有几分交情,知道谢家是个相对简单的门户。wap.biqupai.com

  无论是家中老夫人还是大夫人,都不是那种会苛待媳妇的性子。

  就包括谢文远本人也是那种非常正直的品性,从没听说过谢家的公子到外头喝花酒。

  而且谢家上两代男人都没纳妾,就冲这一点,要不是孟家实在没有适龄的女儿了,这样好的亲事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沈玫。

  姨母回来把这事儿跟我母亲说了,结果我母亲一听说谢家愿意,而且那谢公子谢文远又早就相中了沈玫,她竟又觉得沈家亏了。

  理由是那谢文远还没考出个名堂来,不是官身。

  再者谢家也只是区区正六品官员,在这偌大京城,六品官实在是太多也太普通了。

  沈玫是沈家悉心培养出来的摇钱树,他们就等着沈玫攀上高枝连带着沈家也跟着翻身呢!

  所以不想在谢文远还没有高中就把沈玫的亲事给定了。

  姨母听了非常生气,跟我母亲吵了一架,说她目光短浅还贪得无厌。

  说沈家没有个一官半职,竟还嫌弃六品官小。

  姨母说不再管这件事了,就当从来也没提过,她可不好意思再去谢家说亲。

  按说这件事情就此便结束了,可是没想到话传到了沈玫耳朵里。

  更没想到沈玫也早就听说过谢文远,心里也一直有好感。

  她把这件事情同我说过,说她愿意跟谢文远订亲,她也相信谢文远一定会高中。

  后来她把这件事情跟母亲说了,母亲第一次跟她动了怒,罚她跪了好几个时辰。

  沈玫没有办法,只好把这件事情搁下,再也不想那谢文远。

  可就在去年春天,她收到了谢文远送来的信。

  信上说他过了会试,是一榜第十七名。

  这个排名非常靠前,可以说谢文远今后的前程已经肉眼可见的不可估量了。

  沈玫很高兴,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我爹娘。

  我爹当时的意思是,一榜第十七名已然是人中龙凤,够用了。

  但我娘却觉得沈玫配嫁状元。

  沈玫后来说服了我娘,她的意思是,想要找一位排名靠前,又是京城出身的太难了。

  今年十七名以前,包括状元榜眼和探花,全部都是外乡的学子,且家中没有官身之人。

  这样的人通常是要被外放的。

  只有谢文远,他是土生土长的京里人,家中又有做官的爹爹在,稍加运作就是京官。

  她问母亲,难道你们培养我一场,就是为了让我跟着夫婿外放吗?

  离开了京城,我这一身本事还有什么用武之地?你们又能沾着什么光?

  母亲觉得她说的有道理,于是又去找姨母,请姨母为沈玫到谢家去说亲。

  本以为一定能成之事,没想到谢家又不干了。

  也不是谢文远不干,是谢大人不干。

  谢大人觉得沈家人品不好,根本不是为了儿女幸福,只是单纯的想攀附权贵。

  于是不管谢文远如何说情,谢大人和谢夫人都咬死了不同意这门婚事。

  后来沈玫大病一场,之后就闭口不提了。

  但我知道沈玫心里是有谢文远的,所以这个人或许就是她在意的。”

  沈镜听了之后心里有数了,她再问沈瑜:“你对谢文远了解多少?他成婚了吗?”

  “没成婚。”沈瑜说,“年前我去过一趟孟府,还听姨母提起过,说他一直没成婚。”

  沈镜点了点头,“行,那咱们就选这条路。”

  “你想要怎么做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