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9章 体会到大甜甜的快乐了



《北朝王业》的演员名单公布后,热情的网友直接把这部电视剧送上微博热搜榜第一的位置。

    华国的观众其实非常单纯可爱,只要剧组肯用心拍好剧,他们真的会大力支持。

    有很多冷门的老剧多年前首播扑街,以至于没有电视台愿意买二轮播放权。

    网友们发现这样的作品后会不求回报的自发宣传。

    刘何平的《大明王朝1566》就是一群网友自发宣传,最终在互联网时代火起来。

    李俞的作品一向质量有保障,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过,大家鼎力支持很正常。

    随着网友们带起第一波热度,接下来轮到各路媒体跟进了。

    渣浪新闻的动作是最快的。

    “只凭一个演员表便夺下微博热搜的第一名,不得不说李导的影响力真的太强了。这都不是未播先火了,是未拍先火。”

    有了渣浪的先例,其它媒体纷纷效仿。

    “时隔数年,李导再度回归电视圈,观众的热情让大家明白,哪怕已经离开好几年李导依旧是电视圈的王。”

    “《北朝王业》能不能再创《琅琊榜》的辉煌,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”

    媒体下场宣传+网友的自来水支持把《北朝王业》的热度推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。

    未拍先火这个形容词非常应景。

    在华国能做到未拍先火的导演寥寥无几,恰好李俞就是其中一个。

    看到《北朝王业》在网上超高的热度后,李俞并没有骄傲自满,他变得更加慎重了,对待这部作品的态度也变得更加认真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有这么多的人期待、支持,他不能拿出一部让大家失望的作品。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李俞把确定参演的演员们集中起来举行剧本围读。

    让专业的历史教授给演员们上一上历史课,教演员们南北朝时期的礼仪。

    施施忍不住问李俞:“俞哥,你也太认真了吧?以前我待过糖人的剧组,他们拍戏可没有你这么讲究。”

    施施有时候都怀疑李俞是不是细节狂魔,还是带强迫症的那种。

    “所以糖人只能当一个小作坊,而且这几年有越混越差的迹象。”

    李俞一针见血评价道。

    评价完糖人,李俞又说:“施施,你别小看这些细节。一两个细节有缺失,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。

    你要知道一部神剧之所以能成为神剧,恰恰是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差一点,那个地方又差一点,结合在一起就差了很多,还怎么成为神剧呢?

    我们华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,给演员上历史课和礼仪课非常有必要。”

    即便南北朝是乱世,礼仪之邦依旧是礼仪之邦。

    三国同样是乱世,《老三国》的很多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,尤其是礼仪这一块。

    像《新三国》就是很多细节没做好。

    比如张飞,碰到个人就嚷嚷着捅人家几个透明窟窿,所以才会被大家嘲讽。

    正确的选项和错误的选项已经有人帮李俞试过了,李俞当然不会傻到会去选错误的选项。

    这会儿,施施看李俞的眼神充满了崇拜的色彩。

    这就是她一直以来崇拜、钦佩李俞的原因。

    李俞对待作品的态度一如既往的用心。

    施施接着又问了李俞一个问题:“俞哥,高欢的演员你还定,你打算找谁演。”

    施施问的这个问题是李俞最近这些天苦恼的问题。

    他和刘何平见了很多想演高欢的演员,最终都不是很满意。

    高欢的演员真的不好找。

    高欢这个人太复杂了,首先要长得帅,这是惜字如金的正史上面明确记载了长得很帅的男人。

    除了长得帅以外,得有阴谋家的狡黠,气质不能太正也不能太邪,要有一定的英雄气概。

    这个角色真的比曹操都难选。

    不过话又说回来,华国这么大,演员那么多。

    难是难了点,只要肯用心,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演员。

    李俞想了挺久,最终真的让他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——张振。

    张振的年龄、气质、外形是李俞能想到的最符合高欢历史形象的演员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张振可以,高欢发家的时候三十多岁,不算年轻的小伙子了。”

    李俞越想越觉得张振合适。

    把张振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