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老龙河农场



现行的工资标准还是沿用1956年制定的工资标准,然后再乘以各地区的工资悉数,加上少许的补贴,就是实际收入。

    各地被划分为11类区域,从低到高,每增加1级,工资标准大约上涨3%。

    本省属于11类地区,工资较别的地区稍高一些,但也很有限。

    杜少杰转正之后的收入每个月能增加差不多10块钱。10块钱在目前可不是小数目,现在一公斤大米也不过是3毛钱,一盒火柴2分钱,一公斤猪肉大约在1块5左右。

    “少杰,你放心,咱家的水缸我包了,其他的力气活儿也不用找别人。”

    苏大鹏将胸口拍得“砰砰”响,让杜少杰不用担心家里。

    齐燕和梁美琴也都纷纷表示,只要这边有事,她们都会赶过来帮忙的。

    而且她俩还会继续给两个小家伙补习功课,几乎天天都会到家来。

    杜小梅和杜小雅很是不舍,哥哥是她们另一半的精神寄托,长兄如父可不只是说说而已。

    大家坐一起聊了一会儿,齐燕、梁美琴以及小梅就把起身把屋里和厨房收拾干净,随后她俩和大鹏便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杜少杰将他们三个送出去,走在路上的时候,齐燕突然问了句:“少杰,你去农场的事情,和之前的那个案子有关吗?”

    梁美琴和苏大鹏这才反应过来,这次的工作调动貌似不大寻常。

    “有关无关都已成定局了,多想无益。暂时离开局里也好,你想啊,我得罪了吴主任还天天在人家眼皮底下晃,还能有个好?”

    关于这件事,杜少杰不想多说。

    福祸相依,或许等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,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嫉妒他呢。

    只是,他走了之后家里的生活水平又会被打回原形。

    好在他每个月都能回家至少一趟,若是方便的话,他不会忘了此事的。

    清明节。

    杜少杰和家人去东山公墓祭奠了父亲,没有香烛、没有纸钱,但真情实意却一点都不少。

    王玉秀蹲在墓碑前絮絮叨叨说了很久,一阵风刮过,杜少杰和两个妹妹仿佛听到了父亲的回应。

    逝者已逝,但他依然存在于亲人的记忆里。

    星期一。

    杜少杰提着自己的行李,在工业局的院子里等到了班车。

    班车通往老龙河农场,一周只有两班,周一和周四各有一班车。

    他没有让任何人送,觉得没必要。老龙河农场距离市里只有一百来公里,再加上单位有班车开行,每个月回来一趟不算困难。

    “小杜,伱小子打算悄没声的走啊?”

    杜少杰正在整理自己的行李,随后要递给司机师傅,并绑在车顶的行李架上。

    廖永新从他身后走了过来,伸手拍了一把他的肩膀。

    “廖师傅,又不是多远的地儿,搞那些干嘛?不过,您能来送我,还真是令小子受宠若惊呢。”

    杜少杰直起身,笑着对廖永新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个瓜娃子,还学会拽文了啊?既然去了那边就好好干,有机会的话想办法照顾照顾老局长他们,听到没?还有,这本书你带上。”

    廖永新翻了个白眼,他还是觉得装傻充愣的那个杜少杰更可爱一些。

    说话的功夫,他从身上摸出来一本书递给了对方。

    杜少杰接过来一看,是一本1962年出版的【大众菜谱】。这种书如今很难买到,没想到廖永新的手里还藏了一本。

    “啧啧,这可是好东西!廖师傅,谢了啊!”

    杜少杰笑着扬了扬手,并道了一声谢。

    “谢什么谢,这本书是借给你看的,又不是送给你了,要还的!”

    廖永新嘟哝了一句,随后帮着杜少杰一起往车顶上递行李。

    杜少杰拗不过他,只好由着对方。

    “我说,你小子都带了些啥玩意,这么沉?”

    “都是些要用的东西,外加一把菜刀和一口炒锅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边说着话,一边忙完了手头的事情。

    廖永新朝着杜少杰挥了挥手,点了一支烟扭头就走。

    此时说什么都是多余的,还不如等对方下次回来好好喝两杯呢。

    杜少杰上了车,又等了几分钟,班车便驶出了重工业局的大门。道路两边的房屋建筑向后退去,他饶有兴致的看着窗外与后世截然不同的街景,沉醉在其中。

    等出了城,路况就变得差了一些,有些颠簸。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