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我也可以谈,我也可以爱国!



陈嘉骏在国骏科技的办公楼,接待了外交次官尤德、银行家林国伟、非官守议员钟士员、未来的国骏学校校董容启东等人。

    陆瀚涛、陆皇发、新界长官马志权等人也在会议室内陪着这些大人物们。

    容启东看了看国骏学校的一些资料,抬了抬眼镜问道:“陈生。”

    “容博士,如果不介意的话,你就叫我一声阿骏。”

    容启东的履历陈嘉骏看过,青华大学的毕业生,后来留校任教,后来又去了美利坚深造,获得博士学位,如今已经是72岁的高龄。

    同时,他还是香江中文大学的首任副校长。

    这样一个在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,来担任国骏学校的校董,绝对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容启东点了点头道:“行,阿骏!我问过阿发,他话我知,国骏学校的面积有108万平方呎,投资规模有两亿,你真的只是为了建一所涵盖小学到高中的学校?”

    “并非如此,容博士。我们这所学校在未来,肯定是开设大学课程,并且通过教育署的考核,成为一家大学。

    所以,我才会投资了整整两个亿,学校的教学团队,我已经差不多完善了,等学校完工之后,到时候也会与你详谈此事。”

    陈嘉骏一五一十地跟容启东讲述道。

    尤德在旁一听,暗自将此事记在心里,

    在离开屯门之前,尤德特意跟陈嘉骏交换了私人名片,他叮嘱道:“陈先生,以后要是学校有遇到什么麻烦,记得给我打电话。”

    “一定一定!”陈嘉骏握住了他的手。

    尤德又笑着道:“我知道你的真实身份,好好干,今年你已经在太平绅士的候选名单,再加上国骏学校这份功绩,我肯定会力排众议,向港督推荐你的!”

    “多谢!”陈嘉骏噙着笑意。

    “叮叮叮。”

    送走了这些大人物后,陈嘉骏的大哥大响起。

    电话那头,响起了一个雄厚的声音,包爵士笑呵呵地说道:“阿骏,陈先生找你一起喝茶。”

    “陈先生?”陈嘉骏不解。

    “除了陈英南,还会有谁?”包爵士笑着道,“他特意抽出时间,约了场球赛,除了他之外,林家的林铭泽也在。”

    “我马上来!”

    林铭泽何许人也,也就是林希慎家族的当代家主,刚刚离开的恒生银行执行董事林国伟也是林希慎家族的旁支。

    包爵士、林铭泽、陈英南三个人都是左派商人。

    曾经陈英南的有荣地产,乃是六十年代香江地产界的第一字号。

    “楼花”制度,其实并非是陈英南首创,但的的确确是他发扬光大的。

    陈英南弃舟登陆之前,曾一度经营杂货铺,亦从事过剩余物资的买卖,又做过3年的走私。

    这3次经历,归根究底都是做商品流通的生意。

    也可能是这个原因,让陈英南对商品流通的意识很强。

    一踏足地产行业,陈英南就有了超前于当时地产商的商品意识,就是把楼宇当成商品,并想方设法加速楼宇进入市场,以此加快资金周转,缩短投资回收期。

    事实上,也可能是由于那时做地产生意的人的这种地产商品化意识不是很强,故而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,地产尚未正式形成一个新兴行业。

    而那些做地产买卖的人也并未称为地产商。

    但这一切,在陈英南涉足地产生意之后,就逐渐有了变化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这样说,主要是由于陈英南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,带动了香江地产市场的崛起。

    陈英南弃舟登陆的第一个大手笔,就是花280万港币买下林家的一栋大厦,彼时的陈英南是拿着一个大麻袋的现金,带着律师去找林铭泽的,当时整个铜锣湾有好几条街,都是林家的。

    当时的情形,双方仍然记忆犹新。

    双方寒暄几句之后坐下,陈英南连忙把大袋子递了上去,对林铭泽道:“哦,给你!”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?”林铭泽怔了一怔。

    “是买楼的钱,我全带来了。”陈英南回答道,彰显了一个走私家的豪横。

    “陈生,都是现金,你没有支票?”林铭泽不解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有没有在银行开户口?”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林铭泽听后哭笑不得,在当时就给陈英南上了一课,教他去银行开户贷款,并且经过他的介绍,汇丰银行才接纳陈英南的开户、存款要求。
<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