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师傅又过来了,带着他的侄女还有施工师傅,大伙坐下来商议,最终确定了方案,开始挑日子动工了。
  莫村长也跟需要被占地的村里人说了,能收获的都把庄稼收回来,未能收获的,按时价莫三江掏钱买了,就借路一下。
  需要的沙子,安排了村里比较勤快的小伙子,去隔壁河流帮忙挖。
  都是天天对着的村里人,谁勤快,谁懒惰,大家都看在眼里呢。
  如今真的需要干活了,要找上谁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  莫二河的新房子也开工了。
  他是直接在村里面挑了一块小空地,自己找了莫小刚,两人开始挖地基,垒石子。
  毕竟袋子里钱不够,连刚分的钱,他只有300元左右,尽量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吧。
  大队的砖窑现在的青砖有货,红砖就没有时间烧。经过对比,莫三江接受了全部选用青砖,青砖外面他还计划厚厚扫一层水泥灰。
  莫二河知道莫三江全部用青砖后,也跟着他一起合着买,价钱可以压低点。
  唉,努力吧,青年人,建房子未来用钱的地方多的是。
  莫沐川一个星期后,可以出院回家。
  莫三江接莫沐川的时候,拎着桶蚂蝗交给孙大夫,还跟孙大夫试探着,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孙大夫。
  老先生听完他的怀疑,似笑非笑地看着莫三江,笑眯眯地抚着胡子没有出声。
  莫三江不明他是什么意思,老先生这是不接受自己的怀疑了?
  他还想再劝说,老先生摆摆手说:“你不用担心,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。你过好自己的日子好了。”
  这……莫三江无奈,老先生如今都不愿意听了。
  莫三江还把沙蟹酱,送了一小瓶给李老板。
  对方试过后觉得味道不错,余下那罐也要了,价格因为第一次卖,他随便给了50元。
  这价格贵,暂时市场没有多少人买得起,如果卖便宜嘛,这个功夫又多,他们就暂时有空就做一点,交货给李老板算了。
  把莫沐川送回家,几个当事人坐一起商议分配事宜。
  之前的大母猪卖肉的钱,分了一成给莫山川,其余归莫三江和莫大成两人,这里他们又多了几百块了。
  七个小猪仔莫二河两个,莫沐川两个,莫小刚和莫书川各一个,余下一个留给莫村长当饲养费。
  不过莫村长需要另掏30元,补给莫小刚和莫沐川各15元。
  莫沐川能得两只,是大家说明其中一只,是补偿他医药费的。
  他今次住院出来结账付了几十元。
  把东西都分清楚后,大家就在建房子,采山捻,潮水时去装网捞鱼中度过了。
  莫小刚最后没有出门打工,在家帮莫二河建房子呢,有时也跟着他一起捡山捻,捡猪菜养猪仔。
  莫三江从泉眼里,引了一条水管到新房子里面,安装了水龙头。
  村里人看见大为羡慕,纷纷觉得这样省时省力,怪不得这个三儿,会选择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建房子了。
  原来还有这样好处,不再用辛辛苦苦地挑水了。
  莫三江最终还是决定,先把小溪往海边的路,让工程队的机器先开辟出来个大概。
  这样,他的新路用到了村里人,差不多两分地,他把他名下的地赔给村里人。
  原本莫村长不用他赔,老人家说:“这路虽然是你出面搞得,但是以后都是大家走的,钱你都已经出了,地可不能要你赔。”
  可是被占地的人家不乐意啊,莫村长说让村委集资补偿那三家人。
  结果村里所有人又不同意了。
  唉,真难做。
  莫三江笑着说:“大郎叔,我知道你为了我好,但是我还有很多开荒地呢,那两分地补给他们也无所谓了。”
  莫村长只得叹息着同意了,还去大队开了建路证明给莫三江,然后还是遵从他的意思,把他名下的地分配下去了。
  村里的人真是眼光浅,只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。
  如果大家都对三儿好,以后他都记得咱的好。现在一点点就分分计较,那别想着他以后带携村里人了。
  没看见同样的拦海捞鱼,他和大成总比咱们捞得多吗?他肯定还有别的窍门没有说出来。
  你们这些眼光短浅的货色,实在是带不动啊。
  期间发生了一件值得高兴的事,后面他们抓的大母猪养了一段时间,确定怀孕了。
  应该是在野外的时候,就已经怀了猪仔,估计是那个大种猪的功劳。
  早先那两只母猪,莫村长看过它们的表现,已经跟陈老倌约好,让他家的公猪过来配种,估计很快也会有猪仔了。
  看着大哥家里的养猪事业蒸蒸日上,自己家里只有两只小小的野猪仔。
  莫大生又揍了自家懒婆娘一顿,骂道:“大哥都指条明路给我们了,你又推了出去,真是都不知道你怎样想的?懒死你算啰!”
  莫沐川和莫青川直叹气,自己不在家,不然肯定出一百多买猪仔,不见其他村里人买最低二百多吗?

  即使自己不养,也可以转手卖了,那时赚几十元不香吗?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