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顿饭,二人一孩交了六毛钱,吃了别人六碗大米饭,两荤两素,连菜汁都混着饭吃光光了(连汁都捞埋)。
  估计别人老板做他们这笔生意没钱赚了。
  走出饭店门口,莫大成摸着肚子打了个饱嗝说:“果然是开饭店的,炒的菜就是好吃。”他一人吃了三碗半饭呢。
  他在家日常都是迁就父母,吃的都是煮的软烂清淡的,外面饭店的油盐重,不就显得好吃嘛(?>?<?)。
  青年人嘛,肯定喜欢有点嚼劲的重油盐的伙食,可以理解。
  莫三江笑笑说:“我们去找找药店,问问价格就回去。”
  莫大成拍了一下脑袋说:“我都差点忘记了。”(作者也忘记了(~_~;)。)
  他艰难地弯腰,解开两部单车之间的链子锁,有点疑惑地说:“大生叔不是做药材的吗?为什么不问他?”
  莫三江白了他一眼说:“他也是交给别人的。”
  难道让他中间转一手还欠他人情吗?
  莫大成他们推着车子,走在大街上找药铺。
  问了街上的两三间店铺,他们都不收未经炮制的私人药物。
  莫大成想放弃回家去。
  莫三江却不信邪,还有好货没人收的道理?
  在街上转了两圈,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,他们在小巷中,找到了一家私人中医馆。
  在窄小的店铺里,里面坐馆的是一个清瘦,留着雪白长长胡子的老大夫。
  老大夫看见莫三江他们走了进来,问:“是谁要看症?”
  莫大成笑嘻嘻地说:“老人家,听街上人说您是这里最厉害的老中医,看人脸色就能断症,是真的么?”
  莫三江拍了一下他的脑袋,正经点,咱们过来是想卖货的。
  老人摸摸胡子说:“中医讲究望闻问切,不净止看的。”
  十年浩荡,他们中医被妖怪化,现在又怎么会被人神化呢?
  他早就看透了。
  老大夫能挨过这场浩劫,已经不在意别人的取笑,他只当莫大成说笑话而已。
  莫三江笑着说:“老人家,不好意思,我们过来不是看症的。主要是想问问您收不收蚂蝗?是鲜品。”
  老大夫仔细看了一下莫三江脸色,问:“你确定不是来看症,而是想推销蚂蝗?”
  莫三江心里打了个突,难道这老大夫看出来一点什么?
  他于是轻声问:“老人家,您怎么这么说呢?”
  老大夫抚着胡子说:“看你面色,说话的语气,很明显就是气血两虚,一定要好好调理了。”
  气血两虚?那不是大生叔经常说的妇人病症吗?三儿难道也有妇人症?
  莫大成在旁捂着嘴巴偷偷地笑。
  他们是想来推销蚂蝗的,没想到现在被老大夫反推销看症了。
  果然是人老灵,树老精啊。
  莫三江默了一下,还是上前在老大夫面前的木凳上,坐了下来说:“老人家,那麻烦您帮我看上一看。”
  他本身也很好奇,现在存在的中医在他那年代已经成为了传说,是绝迹了的神技。
  这中医是不是那么神奇,还是历史上夸大其词,现在他亲自试上一试,不就知道是不是了。
  老大夫让他吐出舌头看了看,再把了一会脉搏,然后也不问他问题,就说:“你这是前段时间历经了心脉受损,万念俱灰的情况,现在虽是熬过来了,但是却造成了气血两虚,中气不足,如果现在不抓紧调理,会影响以后的寿命。”
  莫大成在旁听见,大感惊奇,没想到老人家靠看和把脉就知道三儿的情况了。
  三儿可不就刚病好了吗?
  没想到三儿那时躺着,看起来像睡着了一样,居然真的是病了!
  心脉受损,万念俱灰?原来当时的真实情况,竟是这么的严重和凶险……
  不过也是,三儿跟他老婆感情那么好,以前他还特别羡慕三儿呢……
  如果不是他们一路问路过来,光听老人家说这诊断,他都以为那老人家是他们大队里的人,所以才知道他们莫家村发生的事情。
  但是在这城市里,人来人往,谁识得你莫家村在哪里,哪识得你莫三江是谁人?
  所以不用多怀疑,这完全是老大夫自己看出来的。
  莫三江甚为佩服,在这落后的年代,中医居然能靠看和切就能看症。
  没有了所谓先进的机器检查,抽血化验,就靠老人家的一对眼睛就看出来了。
  中医真不愧是被后世奉为神技,果然是神乎其神啊!
  莫三江收回了手,认真地问:“老人家,不知道我该如何调理?”
  老大夫依旧抚着胡子说:“原本你身体已经灯枯油尽,现在熬过来就别想太多了。我给你写个方子,一个星期熬三次,喝一个月看看效果再换其他方子。”
  莫三江说:“那麻烦老先生了。”他不再叫老人家了,改尊称老先生了。
  老大夫取出药笺纸,从胸口口袋里拿出钢笔开始写药方,密密麻麻写了一大串的药名。
  老大夫写完后递给莫三江说:“这里的药材我处有的品种没有,你看看是尽捡还是全部去街口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