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 敲打官二代



萧逸伟感慨地道:“许阿森,他只比我们晚踏出校门一年,却如此不知天高地厚。我们毕业参加工作时,就如同投身茫茫大海,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。成功了,也许换不来一句真心的赞许;失败了,却得独自承担那沉重的后果。”
  他顿了顿,又道:“谁又能给我们宽裕的时间和宝贵的机会呢?选择哪条道路,如何坚定地走下去,终究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判断与勇气。倘若他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,那么,未来的路上,他迟早会栽个大跟头。”
  万晓丽默然点头,心中明白萧逸伟所言非虚。为何人们总要在“社会”前加上“现实”二字?只因这社会,它真实得近乎残酷,每一个细节,每一个转角,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。
  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,没有谁能够永远依靠他人,唯有自己,才是最坚实的依靠。那些无法适应、不敢面对现实的人,最终只会被这汹涌澎湃的时代洪流所吞没,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。
  “许阿森家境优渥,从未尝过生活的苦涩,因此看待问题总是过于简单。”万晓丽沉思片刻,继续说道,“你可知道,许阿森的叔叔就是常务副市长许有福。”
  萧逸伟的猜想果然得到了验证,他轻蔑地哼了一声:“怪不得他如此娇生惯养,性格嚣张无比。许有福只不过是他叔叔而已,又不是他的亲爹,能护他一时,岂能护他一世?”
  两人闲聊一阵,情意绵绵地调了会儿情,随后又将话题转回到了初稿之上。
  就在这时,副秘书长许志强从门前经过。原本他已经走过去了,却突然一停。目光落在正在专心打电话的萧逸伟身上,他微微皱眉,似乎想到了什么,随即便转身折回,重新走进了会议室。
  他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:“萧处长,那份市委常委会议事章程,你那边弄得怎么样了?”
  萧逸伟轻声对万晓丽说:“稍等片刻,许秘书长正在与我交流一些事宜。”他随即将电话轻轻搁置在一旁,却并未挂断。
  市委常委会议事章程,在李爱国心中属于阳谋范畴,他是大张旗鼓地搞这份材料,市委办的同志多数都知道此事,当然,真实意图还只有林国庆和萧逸伟才心知肚明。
  萧逸伟将初稿递给许志强,微笑着说:“许秘书长,这是草案的第一部分,主要涉及议事范围和议事程序。稿子尚未完全定稿,您作为这方面的专家,劳烦您帮忙审阅一下,指点迷津。”
  许志强接过稿子,马上仔细地阅读,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深意。他心中暗忖:“看来,让萧逸伟亲自操刀这个市委常委会议事章程,果然是有深意的。这不仅仅是一份章程,更是用来制衡市长江大桥的有力武器。”
  等许志强看完以后,萧逸伟面带微笑,谦逊地问道:“许秘书长,你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或者修改?”
  许志强微微颔首,说道:“这个议事章程的初稿,总体上相当不错,既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,也符合我们江口市的实际情况和惯例。不过,我这里有几处小小的建议,仅供你参考。”
  许志强在文字工作领域摸爬滚打多年,其造诣确实不凡。他提出的几个问题,虽然看似微不足道,并不影响整体大局,但却使得整篇文字更加凝练,更富有深度。
  待许志强离开会议室后,萧逸伟拿起电话,对万晓丽感慨道:“市委机关真是藏龙卧虎之地,许秘书长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佩服。相比之下,我自愧不如。他的建议,让我对这份初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。”
  万晓丽在电话那头轻笑一声,回应道:“论起文字功底,这幢大楼里比你强的人确实不少。但你要知道,文章写得好,那也只是秘书的材料罢了。你将来可是要当县长、市长、甚至是省长的,当秘书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渡阶段而已。”
  与万晓丽的对话仿佛一股清泉,流淌在心间,令人回味无穷。两人又聊了些许琐事,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通话。
  挂断电话后,萧逸伟回到办公室。他思索片刻,决定再次拨通许阿森的电话。
  由于李爱国书记正在办公室内专注地审阅文件,萧逸伟刻意压低了声音,对电话那头的许阿森说道:“许阿森,那份稿子你尽快送到我办公室来,就算还没完成也要送过来,我想先看一看。”
  许阿森打了一整天的游戏,稿子的事情根本没有多少进展。接到萧逸伟的电话,他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。
  他咬了咬牙,暗道:“反正后面还有那么多领导要审核把关,我这份稿子,虽然只是随便写了一下,应该还过得去吧,实在不行等他们自己改。”
  他将稿件材料整理好后打印成册,就准备给萧逸伟送过去。
  许阿森踏进了萧逸伟的办公室,目光不自觉地扫向了另一间办公室的市委书记李爱国。
  李爱国戴着那副熟悉的眼镜,正低头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。
  萧逸伟并未立即开口,只是指了指椅子,示意许阿森坐下。随后,他拿起了许阿森递交的材料,开始仔细地审阅。
  李爱国的办公室就像一个无形的磁场,散发着一种厚重而压抑的气息,让许阿森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。
  他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