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重返公安局



对于陈有勇而言,知音县公安局仿佛是他的第二个家。
  他21岁从江口市警察学校毕业,就被命运牵引到了这里,开始了他的警察生涯。
  从一名稚嫩的实习警察,到独当一面的刑警,陈有勇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踏实。
  陈有勇在知音县公安局,从普通刑警逐步晋升为中队长、副大队长、大队长,最终坐上了副局长的位置。
  这一路的升迁,都是他凭借着手中的智慧和勇气,以及对正义的执着追求,一次次攻破重大案件的见证。
  知音县公安局深深烙印着陈有勇的汗水与热血,他对这里的熟悉,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,在这个他奉献了无数青春和热血的地方。
  历经十年的风风雨雨,陈有勇身负大伤四次,中枪两次,破获的命案要案更是数不胜数。
  他为知音县的老百姓保驾护航,扫黑除恶,立下了赫赫战功,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。
  就在陈有勇距离揭开刑侦大队长张保华被枪杀案内幕仅一步之遥时,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
  陈有勇被暗中陷害,被诬陷为精神病患者,不明不白地被关进了知音县精神病院。
  当陈有勇感到官场黑暗,他已经无能为力时,市委办督查室新来的萧逸伟,带给他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信念和决心。
  我,陈有勇,重归故地,再度踏入了曾倾注热血与汗水的知音县公安局。
  萧逸伟驾驶着吉普车,毫无阻拦地驶入了知音县公安局的大院,门口站岗的警卫员一眼就认出了他们。
  对于陈有勇,他们更是熟悉不过。陈有勇,曾是他们心中的扫黑英雄,是他们追梦的灯塔。
  等车停稳后,萧逸伟和陈勇走出车门,步履坚定地迈向二楼的刑侦大队。
  陈有勇,这个名字在公安局如雷贯耳,他曾是这里的副局长,分管刑侦工作,也曾身先士卒,破获无数大案。
  刑侦大队可以说是陈有勇的地盘,这里的同事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,是局长许铁唯一难以染指的地方!
  当陈有勇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刑侦大队的视野中,眼尖的小张警察首先捕捉到了这一幕。
  他的眼中闪过一抹惊喜,忍不住脱口而出:“陈局长,您终于回来了!”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与感慨。
  陈有勇被诬陷为精神病的事,在刑侦大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。
  每一个队员都为他感到不公,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,面对许铁及其背后的强大势力,他们却也只能选择沉默。
  现在,看到陈有勇再次站在他们面前,小张警察的眼眶不禁湿润了。
  他知道,他们的局长,他们的战友,终于回来了。
  这一刻,刑侦大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和期待,他们知道,属于他们的正义之战,即将再次拉开序幕。
  小张警察的声音在刑侦队办公室内回荡,他的一声“陈局长”仿佛带有魔力,瞬间唤醒了所有正在埋头工作的同事们。
  他们纷纷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敬仰的光芒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  “陈局长好!”他们异口同声地打招呼,声音中充满了敬意与喜悦。
  有人注意到陈有勇比以前瘦了些,便关切地说:“陈局长,您看起来瘦了不少,要多注意身体啊。”
  又有人回想起陈有勇在刑侦大队的辉煌岁月,感慨道:“陈局长,我们都很想您,您不在的这段时间,我们都觉得少了些什么。”
  还有人对陈有勇的回归充满期待,激动地说:“陈局长,欢迎您回来!有您在,我们一定能侦破更多的大案要案,守护城市的安宁。”
  ......
  陈有勇站在刑侦大队办公室,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迎上前来,他们的问候声如同春风拂面,温暖而亲切。
  在那段被黑暗笼罩的日子里,他曾被无情地扣上精神病人的帽子,但此刻,同事们的真情流露,让他深感这份情谊的珍贵。
  一个月的时间,恍若隔世。
  从他被无端免职,到被强行关进精神病院,然后从精神病院出逃,再到省城找专家鉴定,现在他终于回来了!
  陈有勇的眼眶微微湿润,他声音带着深深的感激与坚定:“刑侦大队的兄弟姐妹们,我衷心感谢你们还记得我。在这股强大的压力下,你们毫不退缩,依旧全力以赴地追查张保华被枪杀的案子。”
  “张保华不仅是我的生死之交,也是你们心中敬重的兄弟和领导。他成了官场的牺牲品,而我此次归来,誓要揭开这‘枪杀警察案’的真相,让张保华得到应有的公道。”
  他用力的挥挥手,再次开口,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:“这位是市委办督查室的萧科长,想必在座的各位都耳熟能详。萧科长是市委办专门派来督查‘枪杀警察案’的。倘若我们回溯历史长河,他的身份,便犹如古代的钦差大臣,肩负重任,巡视四方。”
  "我之所以能平安归来,全赖萧科长的鼎力相助,他无疑是我的救命恩人。对于‘枪杀警察案’,萧科长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坚决的支持,这给了我们巨大的动力和决心。此刻,我郑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