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屹顿了顿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师祖,我所学的奇门八卦遁术,究竟要如何在封神之战中助我成就仙躯?”
  鸿钧道人目光如炬,深沉地说:“奇门八卦遁术的核心在于掌握天地之力,顺应天道。在封神之战中,你需运用此术洞察天象,顺势而为即可!”
  “此外,”鸿钧道人接着说,“世间万物瞬息万变,灵活运用所学,方能脱颖而出,成就仙躯。”
  许屹听闻,心中愈发敬佩,但仍有一丝困惑:“师祖,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悟性?”
  鸿钧道人目光如炬,郑重地说:“提升悟性,需内外兼修。内修心性,外修技艺。心性坚韧,技艺精湛,方能所向披靡。”
  许屹虔诚地聆听着鸿钧道人的教诲,心生感慨:“师祖,悟性的提升是否还需借助外力,比如仙器、丹药等?”
  鸿钧道人微笑着摇了摇头:“悟性之提升,关键在于自身修行,仙器、丹药不过助力,不可过分依赖。唯有自身实力强大,方能驾驭万物,无所不能。”
  听君一席话,胜过修千年道。许屹心中很是颇有悟处,就这么短短的与鸿钧道人交流的时间,他感觉自己身上又攀升了一个小境界,正在向着仙道领域晋升的领域。
  在封神世界中,分为凡人、仙人、神等种类。
  而在仙人的范畴中又有修士、未能斩去三尸仍有劫难的仙人、万劫不灭之体大罗金仙。
  而如今的许屹已经隐隐约约能感受得到仙人的层次了。
  许屹深感鸿钧道人的教诲如甘泉般滋润心灵,于是再次请教:“师祖,我已知如何在封神之战中运用奇门八卦遁术,但心中仍旧不解为何独自约我在此谈论?”
  “因为你是变数!”鸿钧道人一语成谶。
  “变数?”
  “对,变数!”鸿钧道人很干脆地点头,没有丝毫犹豫。
  许屹沉默,眉心蹙起。许久后,语气低微且不解:“弟子…弟子不解!”
  鸿钧道人望着许屹,语重心长地说:“许屹,你可知这世间万物,皆有定数。而你,便是那定数中的变数。你的存在,将为这场封神带来未知之数,冥冥之中已经有事物因你而发生改变了!”
  “改变?”许屹大惊诧异。
  鸿钧道人神秘点头,随后目光炯炯地望向那九重云天,沉肃道:“在所有此次封神之中,牵连的人,也就你看不透。但虽不知你来意,又或许这一切又是天意。”
  许屹闻言,心头愈发困惑,不禁再次请教鸿钧道人:“师祖,那弟子该如何应对这未知之数?”
  “你自己便是这变数,无须强行改变什么,顺势而行,莫要逆乱。你虽是变数,但不代表可以逆天而行,改变什么!”鸿钧道人肃穆道。
  像是在警告又像是劝告一般,让许屹心中颇感惊悚。
  在这沉肃的环境下片刻后,鸿钧道人忽然释然一笑,随后便挥挥袖手道:“好了,你下界随你师父而去吧。吾还要下九重云向昊天陛下请罪!”
  “请罪?”许屹纳闷。
  “陛下邀我赴蟠桃之宴,我却推脱不去,此乃逆乱行事。”鸿钧道人坦率说道。
  许屹闻言,拱手道:“师祖放心,弟子定当遵循天命,顺势而为,不敢逆天而行。”
  鸿钧道人微笑,语重心长地说:“记住,你的存在并非偶然,而是天命的安排。在封神之战中,你将起到关键的作用,但要时刻谨记,不可妄自菲薄,更不可执念太深。”
  许屹郑重地点头,表示明白了鸿钧道人的教诲。他心中虽然仍有许多困惑,但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历练,才能解开这些谜团。
  此时,鸿钧道人目光如炬,仰望九重云天,语气坚定地说:“许屹,你去吧,九重云下,那里还有你师父等待。吾去向陛下请罪,也是希望你明白,无论身处何地,都要有敬畏之心,不可肆意妄为。”
  “弟子明白!”许屹礼拜,随后便讪讪离去。
  鸿钧道人神情专注,仰望浩瀚苍穹,面部毫无波澜。
  凝视良久,他终究收敛目光,轻叹一口气。随后,他手持拐杖,离开玉紫竹林,降临九重天之下,朝着灵霄殿缓步而去…
  再次提及许屹,在离开紫霄宫之后,他的思维仍处于纷繁复杂之中。
  鸿钧道人一番言辞,寓意深长,让人捉摸不透。其隐晦之意,归根结底不过一句“顺天而行”。然而,许屹自觉并未行径逆天,这劝诫与警示并存的话语,究竟所为何来?
  许屹摇曳着这些令人头晕脑胀的疑惑,与鸿钧道人的此次交谈,虽云里雾里,但却收益良多。身为三友之师,鸿钧道人果然名不虚传,其言传身教,令许屹心境得以升华。此次归去,若将混元玉虚道法——大罗心经融会贯通,或许便能成功凝聚顶上三花。
  当日,按元始天尊传授的大罗心经时,听他提起过,玉虚门下的仙人正是依靠着此道法才能顺利登仙。
  此修炼秘籍是为上品道法,混元秘术。若是悟性得道,修成极致的话,还可成就大罗金仙之躯。
  下了九重天,来到瑶池之时,只剩下玄都大法师在此等候。
  “师弟啊,师尊他们已经前往碧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