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用王妃的歌来还王妃的人情,完美!



“对!”
  苏宇肯定道。
  “牛!这配置太豪华了!”矮大紧伸出大拇指。
  这年头,除了那些大公司主推歌手,还没有哪个歌手出专辑一上来就拍MV的,主要就是成本太大。
  就算要拍,也是挑主打歌来拍一两个MV,用来做宣传。
  就比如朴数,《我去2000年》大卖15万张,市面上光碟按15一张,磁带按8块一盒,光碟和磁带按二比一计算,总价值大概也就150万左右。
  刨去工厂制作费用,经销商的折扣,录制费用,宣发费用,大概能赚100万。
  这还是朴数,绝大多数的歌手都不如朴数呢,能卖个几百几千张的都是少数。
  像赵君如这样连个水响都没听到的,才是主旋律。
  你说公司敢拍MV吗?
  这不是钱多烧得慌吗?
  所以听到苏宇说十首歌都要拍MV,不怪几个人都吃惊的看着他了。
  “苏先生的条件是?”
  吃惊过后,宋科问道。
  苏宇有如此大的野心,要价怕是不会低。
  “五五分。”苏宇说出自己的条件。
  “不可能!”
  宋科直接拒绝,可能又意识到自己语气太强硬,缓和一下说道:“工厂制作成本,专辑宣发、铺货都不是小费用,五五分成,就相当于是华纳麦田给你打工了。”
  “按照业内规矩,一般都是一九,成名的歌手才能拿到二八,苏先生,我很看好你,我可以给你最大让步,三七!”
  麦田和华纳合并之后,宋科职级上是常务副总经理和制作总监,话语权还是很大的。
  “宋总说笑了,我专辑制作费用也不低的。”
  两人你来我往,谁都不想让步。
  “这样吧,分成的事,等我专辑出来再谈。”苏宇道。
  “也好。”
  随后,宋科做东,请苏宇吃了一顿饭。
  饭后,苏宇告辞,赵君如也跟着出来了。
  “小苏,我觉得你太激进了,投资百万去做第一张专辑,说实话,回本压力很大。”
  “我不是说你专辑不好,你的创作能力肯定没话说,但是…有时候吧,火不火真是一个玄学问题。”
  赵君如劝道。
  成名有时候确实是一个玄学问题。
  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不要太多。
  “我明白,投资人的钱嘛,不花白不花……开个玩笑,我对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有信心,不说赚多少,起码能不亏本。”苏宇道。
  “行吧,劝不动你。”
  “话说回来,君如姐,我要是跟华纳麦田没达成合作,会破坏君如姐跟宋总他们的关系吗?”
  “多新鲜呐,我就牵个线搭个桥而已,成不成关我什么事?我这是在做好事,他们要是能怪到我头上,那这朋友不做也罢。”
  “我说,你千万不要说看在我的面子上选择退步,该争取的利益就要拼命争取,都是钱呐!”
  “哈哈,我明白,谢谢你君如姐。”
  “嗐~这么煽情干嘛,燕子叫我照顾你,那我就照顾你咯,等你成了天王巨星,我想照顾你也照顾不了咯。”
  赵君如忽然又想起一件事,“对了,还有件事,雅东昨晚给我发了条短信,说是听完你的《无名的人》后,非常感动,想给你第一张专辑做制作人,不要钱,你觉得怎么样?”
  苏宇惊喜道:“这是好事啊,张雅东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音乐制作人了,他来给我做制作人,我求之不得。”
  “好,我把他联系方式给你,你自己跟他联系。”
  两天后。
  张清颜打来电话,告诉苏宇公司已经办下来了,并通知他来IDG签约。
  苏宇的公司名字就叫:京城时光传媒有限公司。
  之所以叫这个名字,是因为他觉得时光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,让他能从2024年重回2000年。
  同时,他也希望这家公司能在时光中长存。
  这个公司能办下来,还真得多亏了张清颜,苏宇除了作为法人去露个面之外,全程都是甩手掌柜。
  甚至说,公司的注册资金都是张清颜用IDG的钱垫付的。
  张宇又去一趟IDG,本来还想与熊小鸽再拉近一下关系,可以熊小鸽出差去了,不在公司。
  签约很顺利,签完之后IDG一点不啰嗦,直接将钱打入苏宇公司的账户中。
  有了钱,张宇当即风风火火的开始着手录制第一张专辑。
  一大早,苏宇就来到了百花胡同,见到了等候的张雅东和高媛媛。
  高媛媛97年出道,现在还只是个小角色,通告很少,闲暇时间很多,所以就跟着男友过来看热闹。
  随即,张雅东将苏宇领入一个录音棚。
  “这个是阿妃的录音棚,她现在重心放在了港城,反正这里空着也是空着,我就借过来用一下,给你录制第一张专辑。”张雅东道。
  96年的时候,他给王妃监制《浮躁》,大获成功,获得无数的荣誉。
  王妃还借此专辑登上了米国时代周刊封面。
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