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4章内部改革

  一年九十万两银子,说实话,这已经抵得上楚国治下,如武陵这般的两三个穷府,一年加起来的税银了。

  这笔开支确实很大了。

  如果能节省下来,确实能让财政宽裕许多。

  而且孙思文提的,也确实是个问题。

  负责地方治安的府县兵,与直面战场的战兵军饷待遇一样,确实显的很不公平。

  因为双方要承担的职责、和面临的风险,是不同的。

  前者只需在地方追剿匪寇,打打治安战。后者却需直面一线,在沙场上与列国争锋。这职责风险,能一样吗?

  甚至府县兵与战兵,彼此间的实力都不同。

  前者是属于从战兵中筛选淘汰下来的,实力本就较弱,平日里训练的也少。后者却是优中选优,一日一小练,三日一大练,素质就是不同的。

  所以综上所述,孙思文所指出的这一点问题,确实很大,已经到了该改的时候了。

  其实府县兵与战兵军响相同,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了。

  事情还要追朔到当初,陆渊带人去武冈县上任时说起。

  那个时候他本身实力较弱,武冈县也是宗贼作乱,为了能帮着好友顺利上任,不得不开除重赏,用战兵的待遇招募一群新兵,跟着一起上岗。

  后来在武冈县站稳了脚跟,乃至于在邵阳府站稳了脚跟,局势总算好上许多了。

  但恰在这时,五毒教叛乱了。

  一场波及整个洞庭郡的叛乱,顿时又让邵阳府陷入了危难之中。

  那个时候,陆渊所建立的邵阳府府县兵,可以说时刻要与苗人,乃至于地方上的叛贼溃兵交手。

  承担的职责压力与风险,与战兵已经一般无二。

  后面直到他建立长沙国,乃至于北伐结束之前,地方上的府县兵所需承担的职责,也都和战兵差不多。

  那个时候,给府县兵开出和战兵一样的工资,当然是没问题的,甚至说理所应当的。

  可如今经历了改制,地方兵与战兵的职责已经分开,两者承担的义务也不同。

  而且楚国以后大概率,也不会再让府县兵,去充作战兵使用了。

  这样一来,再给他们开高工资,就不合理了。

  那可是两三个穷府的赋税呢?

  这么多的银钱,就拿来养了一群弱兵,想想都让人心疼。

  所以思虑之下,陆渊终是点头道:“可以,这个问题你们筹备出一个方案来,到时我让兵部那边,进行逐步整改。”

  孙思文闻言,立刻道:“大王放心,最多半个月,臣就有奏疏奉上。”

  陆渊摆了摆手:“便如此吧。”

  将地方兵与战兵的工资区分开来,这又是一个不亚于军事改革的大革新。

  ….可以预见,那些被减了工资待遇的府县兵,定然会生出许多骚动,甚至可能会出现叛乱。

  但即便再怎么难,再怎么影响大,他也要推行下去。

  不然你一个地方治安军,都和战兵一样待遇了。

  那孤手下的九支禁军,十八万兵马,见到你们这些躲在后方的家伙,都和自己一样待遇了,一个个的心中岂能不起心思?

  噢,原来躲在后方安享太平,也能拿那么多工资。

  那我还在前线冒着死亡风险,与人拼杀个毛劲?

  这种思潮,是一定会出现的。

  此时随着府县兵与战兵的分流,才只是一年多,所以原先承担一样职责的两边,可能暂时还不会出现这种分歧。

  可时间长了,等两边的区别出现了,这种想法就一定会出现在战兵心里。

  久而久之,必然会导致军心浮动,兵不愿战。

  面对这种动摇国本的问题,此时既然有人提出来了,而且陆渊也发现了,那当然要坚决把它摁灭在苗头中。

  ……

  与两位宰辅一方研论,最终不仅没解决战时军费问题,反倒还发现了大楚如今军队体系下的一个大问题,不得不再进行一场军事改革。

  这种情况下,在这项改革完成前,在内部稳定前,如今大楚兵马自然不能轻动。

  再加上军费确实成了个问题,所以对于是否要出兵大长和国,陆渊算是彻底绝了这个心思。

  至于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,先拿点好处,占点便宜,收两个附庸国?

  他思虑之下,最终也否决了这个方案。

  好吧。

  陆渊心里面,到底还是对大长和国,存着点念想。

  此时对方国内,朝廷和叛军对峙,双方实力兵马都接近。形势比当初大越,平定内部叛乱还要严重。

  至少当初大越朝廷,还有五位宗师,以及六七十万-->>